北京,国家金融中心与君对口,皆因位高权重
北京,国家金融中心与君对口,皆因位高权重
当金融业躺着赚钱的时代不再,“位高权重”的你让我何以“门当户对”?
——小城不小说已经写了“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与君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深圳,全球金融中心与君三步之遥,三思而行”“上海,全球金融中心与君无缘,皆因修行太深”三篇文章。今天再谈谈“位高权重”的北京。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将金融中心划分为全球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家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专业金融中心五类。关于这部分内容参见“香港”“深圳”“上海”三篇文章。
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北京排名第9名,相比第24期下降一名;北京,当之无愧为国际金融中心,但总觉的国家金融中心仿佛与其位高权重的特质更对口。
何谓“位高权重”,是指地位高、权力大,掌握着许多实权部门,许多人的“生杀”大权,许多人的财政“命脉”……
金融的最高权力机关“一委一行二会”都在北京;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农工建”都在北京;
中国四大副部级保险“人保、人寿、信保、太平”三个在北京;
中国政策性银行、中国政策性保险都在北京;
……
可见,北京金融业实在是“位高权重”!
何谓“对口”,我更想表达的是“门当户对”。“门当”与“户对”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有“门当”的宅院,必须有“户对”,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
我们知道,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
既然是价值交换,就一定存在一个“等价交换”的问题,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门当户对”的问题。强监管环境下,对金融机构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好赚钱、赚快钱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正如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所言“金融产业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显然,北京位高权重的金融业“门当”,令大多数民营或中小国资金融企业难以“户对”。
可见,北京金融业实在是难以“门当户对”!
当金融业躺着赚钱的时代不再,“位高权重”的你让我何以“门当户对”?
2018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084.6亿元,同比增长7.2%,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8.4%,较去年提升了0.8个百分点。
2018年,北京金融业资产总额达142.5万亿元。货币金融服务业、资本市场服务业、保险业、其他金融业资产总额占金融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83.7%、4.3%、4.4%和7.6%。
2018年末,北京金融业数据如下(详见图1、图2、图3):
银行业方面。截至2018年12月末,北京银行业总资产24.17万亿元,同比增长8.86%;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共计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截至2018年末,北京银行业资产总额24.17万亿元,同比增长8.86%;负债总额23.02万亿元,同比增长8.77%,资产负债增速同比分别上升6.06和6.58个百分点,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证券业方面。截至2018年12月末,北京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17家。2018年末,北京市法人证券公司18家,法人期货公司19家,法人基金管理公司19家,均与上年相同;证券营业部543家,期货分支机构108家,分别比上年增加66家和6家。
保险业方面。截至2018年12月末,北京保险业资产总规模8543.4亿元,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9.96%;全年保费收入1793亿元,行业累计承担风险保障1097.6万亿元,同比增长32.8%。
综上,可见北京已经当之无愧为国际金融中心。
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具有国家经济管理中心和金融管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北京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所在地。
北京,经过多年发展为北京金融业奠定了雄厚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金融业出现了长足发展和近30年的高速发展。金融业已成为带动北京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第一支柱产业;北京已成为集决策监管、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标准制定为一体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特征进一步显现。
北京,具有总部经济与总部金融的规模优势。北京总部企业数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179家,四成以上是世界500强的企业,连续6年位居全球城市首位。北京是三家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拥有18家证券公司、23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70家财务公司、55家保险公司等法人金融单位,居全国首位。亚投行、丝路基金、中非基金、中拉基金相继在京落户,北京作为中国国际金融大本营的格局初步形成。
北京,具有强大的金融人才培养和金融研究能力。北京地区高校数量和质量居全国首位,全国112所“211工程”大学,北京拥有26所,39所“985工程”大学,北京拥有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金融学科建设水平高、金融人才培养能力强。著名高等院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一委一行两会”专属研究机构,一批经济金融智库齐聚北京,使北京成为中国金融研究的重镇。
这就是北京金融的力量,可谓“旌旗蔽空”“位高权重”“蔚为大观”……,堪称全球最豪华的阵容。
谈到北京,就不能忽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三者到底什么关系?就金融而言,三者又是什么关系?
我查阅了各种文件,越看越糊涂,越看越无解,真有一种“神啊,救救我吧”的感觉。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何谓非首都功能?是指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和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
对于金融,未作任何解读。北京、雄安、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都是在“自说自话”,问题就来了:
问题1:雄安新区承载的非首都功能的具体含义?金融又是如何定位的?
问题2:未来雄安新区金融功能定位的空间布局到底是什么?
问题3: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天津等城市)、雄安新区三者之间如何布局金融?
金融作为国之重器,国民经济之血脉,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支柱产业,显然,北京、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雄安新区三者之间就上述问题是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的。
所以,我们看不到关于北京未来金融的战略定位,更看不到国家支持北京金融发展的最新文件,最新的文件也要追溯到2012年8月3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十部委印发的《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京政发〔2012〕23号)。
这就是北京的烦恼,“位高权重”的“烦恼”。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幼林等在“北京金融‘怎么看?’‘怎么办?’”一文提出北京金融发展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虽然上上下下对“北京未来发展需要金融支持”“北京的金融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没有异议,但国内外普遍关注“北京是不是中国金融中心?”“北京要不要打造成金融中心?”“金融业在北京经济和产业结构中的位置?”“北京金融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北京金融下一步向何处去?”等问题,这需要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给予明确和回答。
北京到底是什么“门当”?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到底是不是国际金融中心呢?
显然,北京不会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所以“国家金融中心”(首都金融)自然而然成为了北京的金融定位。
当前,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北京金融业迫切需要提出建设“国家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以切实服务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为己任,服务好京津冀统筹协调发展,服务好雄安新区建设的宏伟蓝图,服务好国家经济社会战略和国际金融战略。
因此,不用再纠结是否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更不用纠结是否建设“全球金融中心”,因为“国家金融中心”与君最“对口”,最“门当户对”;这样就实现了与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金融差异化错位发展,同时为雄安新区预留了想象空间(规划空间)和发展空间。
北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门当”,所以也只能无视你的存在了。
北京“门当”是何?我尚不知道,谈何“户对”,所以也就难免感叹我的存在为何?
我想这是多数中小金融企业在北京的尴尬处境,因为无人关心“你会不会是下一个平安”,因为你现在还是人家小数点之后的数字。
“北京金融‘怎么看?’‘怎么办?’”一文提出北京金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从国际比较看,北京与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商务环境、金融基础设施等软环境建设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从国内比较看,相较于上海、深圳、天津等省市,北京在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吸引高端金融人才进京,诸如针对机构和高管的税收、子女入学、扶持资金等相关配套政策在不同层面多有欠缺,在改善城市环境、降低生活成本、营商成本等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一些金融企业开始重新思考“户对”的问题,结果就是开始搬离北京,找一个“认可自己是下一个平安”的地方,因为北京主城区之外已经不属于金融企业心中的北京,和其他城市相差无几。
北京主城区不愿意亮出自己的“门当”,你无法于此“户对”;北京主城区外的“户当”你又看不上,不愿意“户对”;所以,剩下的也就只有“感叹我的存在”,变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如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想离开繁华的城市,选择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动不动就想环游世界,动不动就想寻找自由。我们总是奢望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你一定会告诉我,这不是理想,这是懒惰,是不劳而获,甚至是妄想。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越来越浮躁了,而是我们原来越不愿意受委屈了。
抱歉,我不知道有多少金融企业因为北京的位高权重而离开北京。公司是人的公司,人不愿意受委屈,公司也不愿意受委屈,所以我们看到一些金融企业开始去深圳,去上海,甚至要去三线城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为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必须符合金融业自身发展的科学规律,发展方式必须与特定地区的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
对于北京而言,我想“北京金融‘怎么看?’‘怎么办?’”一文所提出“首都金融”概念,也许契合了北京“国家金融中心”的地位,不用再和上海、香港等争抢“国际金融中心”,更不用和深圳争抢“全球金融中心”,首都就要有首都的表率,毕竟蛋糕就那么大,不是牛奶巧克力豆,快到碗里来
金融,就算是牛奶巧克力豆,也不可能都到一个碗里来。北京,因为位高权重,注定要门当户对,国家金融中心才是你的碗。
注:本文引用了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幼林等“北京金融‘怎么看?’‘怎么办?’”(《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10期)一文的部分内容。
数说保险文章
......更多请关注小城不小。